在民宿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“温泉” 作为稀缺资源,早已不是 “有就够了” 的加分项,而是需要通过专业设计转化为 “核心体验竞争力” 的关键。作为专注文旅空间设计的团队,我们经手过 10 + 温泉民宿改造项目,从山林野汤到城市近郊温泉,从老旧疗养院翻新到新建温泉民宿,总结出一套 “不浪费资源、不脱离用户、不忽视运营” 的改造逻辑,希望为民宿主提供可落地的干货参考。
一、改造前必做:3 大调研,避免 “为设计而设计”
很多民宿主在改造初期容易陷入 “先想风格,再凑功能” 的误区,而温泉民宿的核心 ——“温泉体验”,必须建立在对资源、客群、在地性的深度理解上。我们在启动任何项目前,都会先完成这 3 项调研:
1. 温泉资源调研:摸透 “水的脾气”,才能做对设计
温泉不是 “统一标签”,水质、水温、出水量直接决定设计方向:
水质检测:是硫磺泉、碳酸泉还是偏硅酸泉?不同水质对应不同设计 —— 硫磺泉有特殊气味,需在汤池区增加通风系统(如地埋式新风 + 高空排气窗),且避免使用易被腐蚀的金属材质;碳酸泉水质柔和,可设计 “直面景观” 的开放式泡池,突出 “亲肤感”。
水温与出水量:若出水温度高达 60℃+(如部分火山温泉),需设计 “降温缓冲池”,避免直接注入泡池烫伤;若出水量有限(如山林野泉),则需放弃 “大公共汤池” 方案,转向 “客房私汤 + 小型公共汤池(分时段预约)”,避免水资源浪费。
合规性确认:提前与当地水利、环保部门沟通,明确温泉水开采许可、排污标准(如尾水需处理至达标才能排放),避免改造后期因合规问题返工。
2. 客群需求调研:你的温泉,要服务哪类人?
不同客群对温泉的需求天差地别,设计需精准匹配:
亲子家庭客群:需设计 “浅水区儿童汤池”(水深≤60cm),搭配防滑地垫、圆角扶手,且汤池区与休息区距离不超过 5 米(方便家长照看);同时在公共区域增加 “温泉主题亲子活动区”(如温泉煮蛋体验、亲子手作)。
年轻情侣 / 闺蜜客群:核心需求是 “私密性 + 出片率”,可设计 “庭院私汤客房”(带独立院落,避免视线干扰),泡池边缘预留放置酒杯、香薰的台面,墙面或地面嵌入暖光氛围灯,搭配纱帘、绿植营造 “氛围感场景”。
中老年康养客群:重点关注 “安全性与舒适性”,泡池需设阶梯式入口(避免跨栏式,减少摔倒风险),池内安装扶手,水温控制在 38-40℃(避免过热),且公共汤池旁需设 “常温休息座椅”(方便泡后缓神)。
3. 在地文化调研:让温泉 “融入当地,而非割裂”
最怕温泉民宿改造成 “千汤一面” 的日式风或北欧风 —— 失去在地性,就失去了记忆点。我们的做法是:
提取在地元素:若民宿位于江南水乡,可将 “青石板、白墙灰瓦” 融入汤池设计(如用青石板铺汤池边缘,白墙做背景,搭配竹制遮阳棚);若位于西北黄土高原,可采用 “窑洞式汤池”,用夯土墙围合,搭配本地砂岩材质。
结合在地生活方式:在云南腾冲项目中,我们发现当地有 “温泉煮草药” 的传统,便在公共汤池区设计 “草药投放口”,提供本地草药包(如艾草、薄荷),让客人体验 “在地康养”;在安徽徽州项目中,则将 “温泉 + 徽派茶道” 结合,在私汤庭院内设置茶桌,客人可边泡汤边品祁门红茶。
二、空间改造核心:4 大原则,让 “温泉体验贯穿全程”
温泉民宿的空间设计,不是 “把温泉塞进房间”,而是让客人从进门到入住,都能感受到 “温泉的存在与舒适”。我们总结出 4 个核心原则:
1. 动线设计:“温泉体验无断点”
客人的动线应围绕 “温泉体验” 展开,避免绕路或动线交叉:
公共区域动线:大堂→温泉体验区→餐厅 / 休闲区,需形成 “短路径”。例如在浙江莫干山项目中,我们将大堂出口直接连接 “半开放式温泉景观廊”,客人进门就能看到温泉水汽与山林景观,瞬间代入 “度假感”;同时,温泉区出口紧邻餐厅,方便客人泡后直接用餐(避免穿着浴袍长途行走)。
客房动线:私汤客房需做到 “干湿分离 + 动线流畅”—— 进门后先到更衣区(带储物柜、梳妆台),再进入卫浴区(干湿分离),最后到私汤区(庭院或室内),避免 “从床到泡池要经过卫生间” 的尴尬动线;同时,私汤区需设 “独立出入口”(如庭院私汤可从房间直接进入庭院,无需经过公共区域)。
2. 空间分区:“私密与公共平衡,互不干扰”
温泉体验的核心矛盾之一是 “私密性”—— 既要满足客人 “独享温泉” 的需求,也要保留 “社交型温泉” 的可能性:
私密区:客房私汤需保证 “视线隔离”,可用围墙、绿植(如竹子、南天竹)、纱帘遮挡,避免相邻客房互相看到;若为室内私汤,可采用 “玻璃幕墙 + 电动窗帘”,白天看景,晚上拉帘保隐私。
半公共区:设计 “2-4 人小汤池”(如家庭汤池、闺蜜汤池),需提前预约,且每个汤池带独立休息亭(配沙发、茶台),既保留社交属性,又避免 “大公共池” 的嘈杂。
公共区:仅设置 1-2 个 “景观型大汤池”(如直面山景、湖景),且控制容量(每池不超过 8 人),搭配 “分时段预约制”(如每 2 小时一批,消毒后再开放),避免拥挤;同时,公共汤池旁需设 “淋浴区、储物柜、休息区”,且男女分区明确,动线独立。
3. 材质选择:“安全第一,兼顾质感与维护”
温泉环境潮湿,材质选择不仅影响美观,更关乎安全与运营成本:
汤池材质:优先选 “防滑、耐腐、易清洁” 的材质 —— 户外汤池可用 “本地砂岩、花岗岩”(防滑性好,且与自然融合);室内汤池可用 “微水泥、陶瓷砖”(微水泥需做防水防滑处理,陶瓷砖选哑光面,避免反光刺眼);避免使用木材(长期泡在潮湿环境易发霉、变形,维护成本高)。
地面材质:温泉区地面必须 “防滑”,可采用 “防滑地砖、防腐木(需定期刷油维护)、火山石”;且地面需设 “排水坡度”(坡度 1%-2%),避免积水;同时,从汤池到休息区的地面需 “无高差”,或设缓坡,减少摔倒风险。
家具与软装:户外休息区选 “防水防晒家具”(如藤编家具、铝合金框架 + 防水布沙发);室内软装选 “防霉菌材质”(如防水窗帘、皮质沙发,避免布艺沙发);装饰画选 “亚克力材质”(避免纸质画受潮发霉)。
4. 灯光与氛围:“用光影放大温泉的‘治愈感’”
好的灯光设计,能让温泉体验提升 30%—— 核心是 “暖光为主,避免强光”:
汤池区灯光:泡池内可安装 “水下暖光灯”(色温 3000K,亮度适中,避免直射眼睛),营造 “暖光映水” 的氛围;池边可设 “地埋灯”(照向墙面或绿植,避免直射地面反光刺眼);若为庭院私汤,可搭配 “串灯、灯笼”(如日式纸灯笼、中式宫灯,呼应在地风格)。
公共区域灯光:大堂、休息区用 “间接照明”(如吊灯 + 壁灯 + 落地灯组合),亮度控制在 “能看清物体,但不刺眼”(避免商场式强光,破坏放松感);走廊用 “感应灯”(客人走时亮,离开后延时熄灭,节能且避免长明灯破坏氛围)。
夜间灯光:户外动线需设 “低亮度指引灯”(如地埋指引灯、墙面壁灯),避免客人夜间行走看不清路;同时,避免在温泉区设置 “高亮度射灯”,以免破坏 “夜色 + 水汽” 的朦胧感。
三、温泉利用进阶:3 个细节,从 “泡汤” 到 “沉浸式体验”
很多民宿的温泉只是 “一个泡池”,但专业设计能让温泉成为 “多维度体验”—— 这才是差异化竞争力:
1. 温泉 + 场景:不止于 “泡”,更在于 “玩”
季节场景:春季设 “温泉 + 花海”(如庭院种樱花、油菜花,客人泡汤时可赏景);夏季设 “温泉 + 夜凉”(搭配户外电影、烧烤,泡后吃夜宵);秋季设 “温泉 + 赏月”(在汤池旁设赏月台,提供月饼、桂花酒);冬季设 “温泉 + 雪景”(若位于北方,可设计 “雪地汤池”,搭配暖炉、热饮)。
主题场景:针对情侣客群设 “温泉 + 浪漫套餐”(如私汤庭院布置玫瑰、蜡烛,提供双人晚餐);针对亲子客群设 “温泉 + 亲子活动”(如温泉寻宝、温泉手绘);针对康养客群设 “温泉 + 理疗”(如聘请专业理疗师,提供温泉后的按摩、拔罐服务)。
2. 温泉 + 功能:让温泉 “服务于日常”
除了泡汤,温泉水还能用于其他场景,提升实用性:
温泉入户:部分客房可设 “温泉水龙头”(需单独过滤处理,确保符合饮用水标准),客人可直接用温泉水洗脸、泡脚,甚至泡茶(如偏硅酸泉水质好,适合泡茶)。
温泉泳池:若民宿面积足够,可设计 “温泉泳池”(水温 30-32℃,比普通泳池暖,适合冬季使用),满足客人 “游泳 + 泡汤” 双重需求。
温泉灌溉:温泉尾水(经处理达标后)可用于灌溉庭院绿植,既环保,又能让客人感受到 “温泉滋养万物” 的理念(可在庭院设标识,说明 “此绿植由温泉水灌溉”,增加记忆点)。
3. 温泉 + 文创:让客人 “把温泉带回家”
温泉周边:开发 “温泉主题文创产品”(如温泉水质的护肤品、温泉煮蛋礼盒、温泉主题明信片),客人体验后可购买带回家,形成 “二次传播”。
温泉记忆:在温泉区设 “拍照打卡点”(如带民宿 LOGO 的背景墙、标志性景观),并提供 “免费拍照服务”(客人泡汤后可领取照片,或扫码下载),鼓励客人发朋友圈分享。
四、运营适配设计:2 个关键,让 “设计落地后好运营”
很多民宿改造时只考虑 “好看”,却忽略了 “运营方便”—— 最后导致运营成本高、员工效率低。我们的设计始终坚持 “为运营服务”:
1. 后勤动线:“员工动线与客人动线分离”
温泉区后勤:设 “员工专用通道”(连接温泉区与消毒间、物资仓库),员工无需经过客人动线就能完成 “换水、消毒、补给”;消毒间需靠近汤池区,且配备 “温泉水加热设备、消毒工具存放柜”(方便员工操作)。
客房后勤:私汤客房需设 “员工清洁通道”(或从卫生间进入私汤区),避免员工清洁时打扰客人;同时,在客房内设计 “隐藏式清洁柜”(存放清洁工具,避免客人看到)。
2. 成本控制:“设计时就考虑后期运营成本”
节能设计:温泉水加热用 “空气能热泵”(比电加热节能 50%);公共区域用 “智能温控系统”(无人时自动调低温度);户外灯光用 “太阳能灯”(节能且无需布线)。
维护成本:避免设计 “复杂造型的汤池”(如异形泡池,清洁难度高,需更多人力);地面材质选 “易清洁材质”(如微水泥、防滑地砖,比防腐木维护成本低);软装选 “耐脏易清洁款式”(如深色皮质沙发,比浅色布艺沙发更耐脏)。
温泉民宿改造,不是 “砸钱做设计”,而是 “用专业逻辑把温泉资源转化为体验竞争力”—— 从前期调研到空间设计,从温泉利用到运营适配,每一步都要围绕 “客人体验” 和 “商业落地” 展开。作为设计公司,我们始终认为:好的温泉民宿设计,是让客人 “来了就不想走,走了还想再来”,让民宿主 “运营省心,盈利放心”。
如果你的温泉民宿正面临 “风格老旧、体验单一、运营困难” 等问题,不妨从本文的调研、空间、体验、运营四个维度重新审视 —— 也欢迎与我们沟通,我们会根据你的具体项目,提供定制化的改造方案。
公司主营业务:
温泉度假酒店(村)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、建造、共营;
温泉水处理设备、温泉系统设备、温泉加热恒温设备研发制造;
儿童主题乐园、综合旅游景区、休闲公园、湿地景观规划设计、施工图设计;
乡村旅游、美丽乡村、休闲农业、生态农庄规划设计; 特色民俗村镇、古村落保护性规划设计。
24小时直线: 13306166441 (南京)
恒易源温泉科技公司坐落于泉城济南,根据碳14测定济南泉水水龄为23500年至46000年。济南除了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,还蕴藏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温泉地热资源,素有南冷泉(饮用)北热泉(沐浴)之美誉。
济南于2014年荣获“中国温泉之都”称号。公司专注于温泉设备、特色温泉汤浴、温泉水处理设备、SPA水疗等设备的研发制造,提供温泉(冷泉)系统化解决方案。公司分别在济南商河和江苏宜兴设有研发制造基地。